135 0120 1310

居间费(佣金)财税合规处理

2025-10-17 14:12:52

建筑圈的朋友都清楚,项目中标前找中间人牵线搭桥很常见,给的居间费(佣金)少则几万,多则上百万。可这钱怎么入账、能不能税前扣除、要交哪些税?不少财务人员都犯迷糊。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聊聊居间费的财税合规处理,全是实务干货!

先搞懂:啥是居间费?

简单说,居间费就是建筑企业为了促成项目合作,给中间人(个人或公司)的报酬。比如老张帮 A 建筑公司拿下一个 5000 万的项目,公司给了他 20 万报酬,这 20 万就是居间费。但要注意,居间费必须是真实业务产生的,虚构业务套取资金可就是偷税了,风险极大。

税前扣除有啥限额?

根据《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》,非保险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,按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中介服务机构或个人(不含交易双方及其雇员等)所签订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的收入金额的 5% 计算限额,超过部分不得扣除。

举个例子:B 建筑公司通过中介公司促成了一个 8000 万的项目,支付居间费 500 万。按规定最多能扣除 8000 万 ×5%=400 万,剩下的 100 万得在汇算清缴时调增,多交 25 万企业所得税(25% 税率)。要是居间费是支付给个人的,同样按这个比例算限额。

支付给个人还是公司?差别大了!

支付给个人

个税代扣代缴:个人取得居间费属于 “劳务报酬所得”,建筑企业要按 20%-40% 的超额累进税率代扣代缴个税。比如支付 10 万居间费,先减 20% 费用后按 20% 计税,即 10 万 ×(1-20%)×40%-7000=2.5 万,这钱必须扣下来交税务局。

发票问题:个人拿到居间费后,要去税务局代开增值税普通发票(免税政策下税率 0%),建筑企业凭发票入账。要是没发票,这钱就没法税前扣除。

小额例外:单次支付不超过 500 元的,可凭收款凭证(注明收款人姓名、身份证号、金额等)税前扣除,不用代开发票。

支付给公司

发票要求:对方是公司的,必须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普通发票,税率通常是 6%(一般纳税人)或 3%(小规模纳税人)。拿到专票还能抵扣进项税,比支付给个人更划算。

无个税代扣义务:公司之间的居间费,收款方自行申报纳税,付款方不用代扣个税,减少了财务工作量。

这 3 个雷区千万别踩!

1. 用现金支付大额居间费

有些企业为了 “省事”,用现金支付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居间费,既没有银行流水,又没代扣个税。税务稽查时,很可能被认定为 “账外支出”,不仅不能扣除,还会被认定为偷逃税,面临罚款。建议超过 1000 元就用银行转账,备注 “居间费”。

2. 签 “阴阳合同” 少交税

某建筑公司实际支付居间费 100 万,却和个人签了 30 万的合同,想少交个税。这种操作一旦被查,补税、滞纳金、罚款一个都少不了,严重的还可能追究刑事责任。记住:合同金额必须和实际支付一致!

3. 居间费混入 “工程费” 入账

有些财务人员把居间费开到工程发票里,试图全额扣除。但工程费需要对应的施工明细、验收单等证据链,而居间费有单独的扣除规则,这么操作很容易被税务机关识破,得不偿失。

合规处理 3 个关键步骤

1. 签正规居间合同

合同里要写清楚服务内容(比如 “促成 XX 项目签约”)、服务期限、报酬金额、支付方式、发票开具要求等。尤其要注明 “居间成功才支付费用”,避免项目黄了还得付钱,引发纠纷。

2. 留存佐证材料

除了合同和发票,还要保存这些资料:中间人身份信息(公司营业执照或个人身份证)、服务过程记录(如沟通邮件、会议纪要)、银行转账凭证。这些能证明业务真实性,税务检查时才不慌。

3. 及时申报纳税

支付给个人的,在次月 15 日前申报代扣的个税;支付给公司的,要核对对方开具的发票是否合规,确保税号、项目名称等信息无误。年底汇算清缴时,记得按 5% 限额计算可扣除金额,超额部分及时调增。

特殊情况咋处理?

1. 居间费超过 5% 限额

要是项目利润高,愿意承担税费,超额部分可正常入账,但汇算清缴时必须调增。或者分阶段签订服务合同,将报酬分摊到多个年度,降低单年扣除压力。

2. 个人不愿代开发票

可以和个人协商,在报酬中包含税费,由企业代办代开发票。比如约定税后居间费 8 万,企业实际支付时要把个税和增值税(如有)加上,确保个人拿到手 8 万,发票金额按含税价开。


你企业是否存在:

①“税务筹划”难过检查关?

②企业税负率太高?

③取得发票风险越来越大?

④财务不懂法/法务不懂税?

⑤税务争议中忍气吞声?

⑥找靠谱专业机构难难难?

⑦频繁被税务风险预警?

⑧正在被税务稽查?或曾被税务稽查并且罚款及补税?

⑨发票额度小/被降额/提额难/不知如何维护纳税信用?

⑩因供应商税务异常或走逃被税务要求协查或进项被要求转出及补税?

如果您的企业也有以上问题可以与我们联系,我们有专业的团队为您保驾护航。

咨询电话:15601100882 江老师